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国际原油价格周二(3月15日)亚洲盘初延续隔夜跌势,因伊朗明确在夺回市场份额前不会参加冻产协议,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称今年石油需求减弱,使得供应过剩进一步恶化。
周二美国原油期货下跌0.51%,报36.9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73%,报39.24美元/桶。
周一国际油价大跌约3%,因此前伊朗方面表示,在本国石油产量达到400万桶/日后才会参加冻产谈判,因此很快达成全球范围联手稳产协议的希望破灭。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周一(3月14日)结束在德黑兰的会谈后表示,有关冻结石油产量的全球性协议可能在4月签署,但伊朗应该排除在外,该国在遭受多年制裁后有权增产。
全球四大产油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上月在多哈开会,称准备将产量保持在1月水平,前提是其它产油国也要这么做。但在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长,伊朗几乎无意与主要产油国协同冻产的情况下,油价或许涨得太快太猛了。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一预计,2016年全球对其原油的需求将低于之前预估,而非OPEC产油国的供应对低油价更具韧性,将加剧今年油市供应过剩的局面。
OPEC月报与国际能源署(IEA)上周五发表的月报形成了鲜明对比,IEA在报告中称,非OPEC产油国产量降幅大于预期。
伊朗目前的原油产量约为310万桶/日。受制裁举措影响,最近几年伊朗的原油出口量从2011年前的高位250万桶/日,降至略高于100万桶/日。
沙特阿拉伯2月维持原油产量稳定,日产量略高于1,000万桶,显示该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遵守初步的冻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