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二○一九年一月一日是欧元面世二十周年,尽管期间欧元汇价有起有落,但可以肯定的是采用欧元的国家,由最初十一个增加至十九个,欧元区经济规模亦大增72%至11.2万亿欧元(约99.8万亿港元),奠定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不过,欧元区接连爆发债务危机及经济持续疲弱,打击外界对欧元的信心。在刚过去的一八年,欧元汇价累跌4.48%,周二续低见1.1446美元,与二十年前面世时每欧元兑约1.14美元比较,几乎原地踏步。
放水救经济损声誉
欧元于九九年一月一日面世,较欧元纸币及硬币流通早三年,九九年一月四日星期一正式在汇市登场,数周后兑美元跌穿一算。欧元二○○○年更曾跌至83美仙以下的纪录低位,但在○八年金融危机前又曾涨至1.6美元。过去十年欧元的经历更是动荡,拯救债台高筑的成员国及欧元区经济两度衰退,几乎令这个货币联盟瓦解。
虽然欧洲央行大举放水下,欧元梦得以延续,但已对欧元声誉构成无可挽回的打击,欧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率,已较○九年高位大跌近30%。
事实上,经济状况及文化各不相同的欧洲国家,放弃自行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并接受财政限制,以求换取经济好处。由于欧元国不能透过货币贬值来刺激经济,较理想的做法是各国政府透过放宽监管、减税及减少开支等来推高生产力,拉近与区内强国的距离。
改革缓慢 整合路崎岖
然而,欧洲经济改革进度缓慢,财政目标形同虚设。与此同时,竞争力较低的国家如希腊利用欧元融资成本低的好处过度举债。即使希腊债务危机○九年底爆发后,大部分成员国以至欧盟整体都未有推进必要的改革。
结果是欧元区经济在全球荣景时增长依然缓慢,而全球经济放慢时抵御能力不足。虽然欧洲央行过去十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为落后形势的国家争取更多时间,但成员国对于行长德拉吉多次敦促推行改革几乎不为所动。法国总统马克龙所推动的改革,因燃油税激起民忿而遭遇重创。
广受成员国人民认同
尽管欧元问题多多,民粹主义又盛行,但没有任何欧元国显示出强烈摒弃欧元的意愿。据欧盟委员会二○一八年十一月的调查显示,85%爱尔兰人、64%葡萄牙人、62%西班牙人及60%希腊人认同欧元对其国家有好处。尽管部分国家的纳税人因支撑欧元区而感到不满,但70%德国人及69%荷兰人均称欧元对其国家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