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中国官方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正面临2015年8.11汇改以来前所未有的尴尬。
境内外人民币即期汇率本周跌破7.10元后,目前双双跌至7.17元一线,较上周末累计下跌均接近1%。官方公布的中间价尽管连日走弱,贬值幅度远不及市场汇率--周四位于7.0858元,较上周末累计仅跌0.4%,连续七天强于彭博调查的市场预测均值。
这造成中间价和市场汇率之间出现显著偏离。至周四中午,即期汇率已连续4天较中间价偏弱超过1%,为2015年8.11汇改以来罕见。除最近4天连续偏离较大,在岸人民币即期日终成交价较当天中间价偏弱超过1%的情况,过去四年中仅有4个交易日。
中间价定价强于市场预估和即期汇率,通常被视为官方引导汇率走强的信号。不久之前,中国央行官员还将中间价与在岸、离岸市场汇率「三价合一」作为人民币预期稳定的证据。面对本周与中间价渐行渐远的市场汇率,央行如果要扭转境内外即期汇率单边贬值的走势,缩窄市场价和中间价间的偏差,或需动用更为强力的手段。
「中间价逆周期因子罕见地火力全开,中间价得以在7.085附近保持稳定,」瑞穗银行策略师张建泰今天在报告中写道,目前贸易战风险不减,仅靠偏强的中间价来进行引导,不足以扭转市场上看空人民币的预期。「要支撑人民币,央行可能要拿出更多措施,比如口头干预或直接干预,以向市场明确底线。」
综合彭博对交易员的采访,企业购汇近期明显增加,中资大行虽有提供美元流动性以防人民币快速下跌,但也没有大量抛售美元以支撑人民币显著反弹的情形,使得市场处于缓慢贬值过程。当前,在岸即期价格日内波动被限制在中间价正负2%以内。
VM Markets驻新加坡的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在报告中表示,央行没有通过主动提高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的方式来惩罚投机者,由于CNH融资成本仍属合理,预期贸易战还会继续升级、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概率增加,人民币交易员继续逢低做多美元。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上周在记者会上说,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对汇率的正常波动体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离岸市场汇率已经‘三价合一’,表明市场预期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