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通胀无疑是近日全球金融市场最热门的话题,市场热话是1970年代的滞胀会否重临,即经济增长停滞、但出现严重通胀。若回望1960年代中美国通胀刚升温的周期,通胀升温对于处于纪录高位的股市来说,杀伤力难忽视。
1960年代后半时期是民主党人詹森主宰白宫的年代,承继1950年代战后经济复苏及之后的牛市,其任期内两大突出之处是「伟大社会」倡议和陷于越南战争泥沼,前者令福利开支上升,两者均令政府开支增速快过经济增长。1966年,当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增幅由2%以下升至3.5%,期间联储局累加息约一厘,拖累道指从当时的纪录高位急剧回调,并曾「见熊」。
鉴于翌年因为通胀有所回落,联储局掉头减息,可是综观1967至1968年,道指上落相当剧烈,而1969年共和党人尼克逊成为美国总统、继承了通胀升越5%的「前朝经济遗产」,联储局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逐步由6厘加至9厘,大市再终极一泻。
惟1970年代令人惊恐的滞胀成因复杂,其中一个因素是1971年8月15日尼克逊抛出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的「尼克逊震撼弹」(Nixon Shock),从此美元的价值再无任何实物支持。
这对于二战后一直习惯每安士黄金兑35美元、其他各国货币又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的一众发达国家来说,可谓晴天霹雳。而最致命的一击,乃1973年初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宣布加价,因尼克逊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令他们忧虑出口原油所得到的美元愈来愈不值钱。
联储曾加息至20厘
二战后美国阵营的发达国家享受着低廉的能源价格,油组这样做无疑是雪上加霜,没想到1973年10月阿拉伯国家再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以抵制华府在同月「赎罪日战争」当中支持以色列,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美国一时间调整不过来,汽油价格短时间内抽升3倍。
油价推高通胀,通胀再推高债券融资成本,因债息的重要部分是补偿债券持有人持货期间的通胀成本。经济衰退令股市陷于低迷,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渠道不畅,于是更依赖发债,反而再推高债市的融资成本。不论企业或投资者,1970年代都要经历漫长的调整期,直至沃尔克1979年接任联储局主席后铁腕加息,加至20厘以上,通胀才受控,高息也重燃海外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