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周一(11月2日)亞太時段,美元溫和小幅走軟,因上周末公布的中國製造業數據持續疲軟,投資者風險偏好不佳。
盤中澳元/美元觸及0.7148相對高點,此前公布的中國10月財新/Markit採購經理人指數自9月的47.2小幅升至48.3,顯示出口訂單6月以來首次上升。
但澳元很快回吐日內溫和漲幅,當前較上周五北美紐約時段尾盤僅略微高几個點,位於0.7140附近。投資者認為,整體來看,儘管中國採取一系列刺激舉措,但製造業活動指數仍低於50榮枯分水嶺,勾勒出一幅暗淡畫面。
周日(11月1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8,低於路透調查的預估中值為50,連續3個月在榮枯線以下,呈現膠着狀態。
本周二(11月2日)澳洲聯儲(RBA)將公布利率決定,分析師認為本次會議將很難做出決定,屆時料受到密切關注。
澳洲聯邦銀行(CBA)首席分析師Michael Blythe表示,“不久前市場普遍認為澳洲聯儲(RBA)會在較長時間內選擇按兵不動。但抵押貸款利率升高,加上通脹位於低檔,均引發降息議論。”
分析師表示,無論澳洲聯儲(RBA)降息與否,該行可能偏鴿派的論調或將不利於澳元多頭。當前交易商現將注意力轉向美國數據以及本周五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
上周五(10月30日)日本央行(BOJ)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如多數投資者預期,但澆滅了市場對擴大寬鬆計劃的臆測,也調降了經濟增長和物價預測。
東京外匯研究公司Global-info Co主管Kaneo Ogino表示,“上周市場對日本央行(BOJ)略微感到失望,當前大家都處於觀望模式,靜候本周五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
此外上周美聯儲(Fed)宣布維持利率在近零水平不變,但暗示12月很有可能升息。
上周五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0月27日當周,美元凈多倉跳升至216億美元,此前一周為133.2億美元,這是9月底以來最大規模的凈多倉增幅。
北京時間14:05,美元指數報96.73,歐元/美元報1.1033/37,英鎊/美元報1.5433/38,美元/日元報120.30/34,澳元/美元報0.7141/48,紐元/美元報0.6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