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國際油價周二(12月9月)亞市盤中小幅上漲,脫離此前的近七年低點,因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經濟低迷,但中國原油進口強勁。然而,眼下原油市場仍面臨壓力,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維持產出於高檔,令全球供應過剩狀況加劇。
周二亞市盤中布倫特原油上漲0.50%,至40.93美元/桶;美原油上漲0.13%,報37.70美元/桶。周一布油和美原油曾雙雙重挫超過6%至2015年內新低,目前正逼近2008/2009年危機期間的水準。若跌破2008/2009年低點,接下來將測試2000年代初期以來低點。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上周五(12月4日)未能就石油產量上限達成一致,會議在激烈爭吵中結束,這是該組織幾十年來首次未提及產量配額問題,之前的配額為每日3000萬桶。伊朗表示,在其石油產量恢復前不考慮限產,由於西方制裁,伊朗石油產出多年來一直受限。
Sun Global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Sanjiv Shah表示,“OPEC決定將產量維持在紀錄高位,表明該組織實際上放棄了限產的長期策略,從而導致油價短期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需求方面,中國對廉價原油的胃納幫助提供支撐,中國政府料增加戰略石油儲備。數據顯示,中國1-11月原油日進口量增加8.7%至661萬桶,11月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加7.6%。
明年中國有望將戰略原油購買規模擴大一倍,根據外媒的分析稱,中國政府將在2016年向其戰略石油儲備(SPR)中增加7000萬-9000萬桶原油。
澳新銀行(ANZ)表示,“大宗商品價格疲弱無疑吸引一些見機行事的買盤,這會為大宗商品市場提供溫和支撐。但鑒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我們預計中國消費方不會大舉補充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