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在過去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期間,中國每年可以獲得4600億美元的意外收入。然而2016年開始,由於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已經開始侵蝕中國廉價進口商品所帶來的紅利。這讓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搖搖欲墜的增長變得更加艱難。
不斷上漲的價格消耗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食品、能源和金屬消費國的資金,也增加了其通脹壓力,壓縮了中國央行通過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的空間。
“一旦石油、天然氣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升,就會對中國經濟產生純負面影響,”IHS Global Insight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Rajiv Biswas在電子郵件中表示。
鋅、銅等基本金屬創出2012年以來最佳開局,原油有望創下近一年來最大單月漲幅,鐵礦石在去年12月觸及歷史最低水平後已進入牛市。雖然國內的原材料生產企業會從中受益,但中國是凈進口國,因此這些價格的上漲意味着增長速度本來就在放緩的中國工業行業會面臨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利潤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