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國際油價承壓小幅下跌

    國際原油價格周三(7月19日)小幅下跌,因此前行業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上升,且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供應持續高企,令供應過剩的疑慮再度浮現。

周三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15%,稍早最低觸及48.60美元,美國WTI原油期貨下跌0.2%,稍早最低觸及每桶46.34美元。

美國石油協會(API)周二晚些時候公布,7月14日止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60萬桶至4.972億桶。

除美國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供應仍維持高位,主要原因在於尼日利亞和利比亞這兩個成員國的產出增加,儘管OPEC承諾減產。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稱,“尼日利亞和利比亞在恢復石油供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利比亞的日產量據稱在100萬桶或以上,尼日利亞8月裝載計劃也達到每日逾200萬桶的水平。”

該行並指出,“(在OPEC內部)限制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產量的談論在迅速升溫。但這兩個國家不太可能在產量恢復後迅速接受限產協議。”

根據周二發布的官方數據,5月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出口跌至692.4萬桶/日,4月為700.6萬桶。這個世界主要原油出口國的目標仍是減少全球過剩庫存,以穩定油市,一位熟悉沙特石油政策的行業消息人士稱。

值得注意的是,厄瓜多爾石油部長Carlos Perez周一曾稱,該國將不再遵守OPEC國家達成的減產2.6萬桶/日的協議,因面臨資金困難。不過,在周二(7月18日)與沙特能源部長法力赫(Khalid Al-Falih)進行了磋商後,Perez發布聲明稱,作為OPEC與非OPEC國家達成的延長減產協議的一部分,兩國致力於減少庫存至“正常”水平。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周二在一份報告中稱,“我們強調伊拉克是OPEC成員國中的最大風險。”

報告還指出,“伊拉克油長多次批評2016年11月達成的減產協議條款,強調伊拉克應該像利比亞和尼日利亞一樣免予執行減產協議,每日減產21萬桶給這個飽受戰亂之苦的國家帶來太過沉重的金融負擔。”



上一篇文章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