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國際油價延續跌勢

    國際原油價格周二(8月8日)亞洲時段進一步下滑,因利比亞最大油田恢復生產,且外界繼續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牽頭的減產持質疑態度。

周二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3%至每桶52.19美元,隔夜收跌0.1%;美國WTI原油期貨下跌0.3%至每桶49.26美元,隔夜收跌0.4%。

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NOC)周一稱,Sharara油田產量恢復到正常水平,此前該油田的生產因武裝抗議分子闖入控制室而短暫中斷。

Sharara油田日均產量約為27萬桶,占利比亞產量約四分之一。利比亞6月底時產量增加至逾100萬桶/日,上年同期僅為略高於20萬桶/日。

本周一至周二OPEC與非OPEC產油國聯合技術委員會的官員在阿布扎比開會,討論如何提高減產協議的執行率。據外媒報道,俄羅斯和科威特的石油官員周一與伊拉克等產油國展開會談,尋找部分產油國減產力度低於承諾的原因。

為了削減全球供應過剩並支撐油價,OPEC從今年1月份起開始減產。同時,由於上半年減產後原油市場仍未平衡,今年5月份OPEC和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又同意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三月。

然而,根據外媒此前的調查顯示,OPEC今年7月份的原油產量增加21萬桶/日,達到了3287萬桶/日,因減產豁免國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的產量大增。

Citi Futures能源期貨專家Tim Evans在一份公告中稱,“OPEC近期的產量增加主要來自於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產量的恢復。”

“市場正在尋找沙特暗示OPEC將達成目標的有關評論,”荷蘭銀行(ABN AMRO)高級能源經濟學家Hans van Cleef表示,“除非OPEC發表聲明,否則價格走勢看似有限。”

另一方面,美國產量仍然偏高。截至7月28日當周,美國石油產量達到943萬桶/日,為2015年8月以來最高,較去年6月的近期最低水平高1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計,第四季美國石油產量將同比增加90萬桶/日,高於之前預估的86萬桶/日。

在需求方面,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目前已有的6月數據顯示,需求增長仍強勁。該行在一份報告中稱,“我們認為強勁需求的最大推動力是近幾個月經濟增長力道強。”



上一篇文章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