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原油價格周四(8月17日)亞洲時段小幅上漲,扳回隔夜的部分跌幅。儘管美國最近一周原油庫存降幅遠超預估,但由於產量跳增,使得油價在周三重挫逾1%。 國際
周四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3%,報每桶50.43美元,隔夜收跌約1%;美國WTI原油期貨上漲0.2%,至每桶50.43美元,隔夜收跌1.65。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8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11日止當周,美國原油庫存下降895萬桶,是分析師預估減少310萬桶的將近三倍,且降幅為去年9月2日止當周以來最大。原油庫存降至4.665億桶,為2016年1月以來最低。
“如果庫存持續以這樣的速度下降,約兩個月後將會降至低於五年均值,”澳洲Rivkin Securities投資分析師William O'Loughlin表示。
他並稱,“該下降速度表明,OPEC減產已發揮作用,不過當前的油價顯示市場對油市重新平衡的較長期前景感到質疑。”
不過,EIA數據也顯示,上周汽油庫存意外增加,預期為減少。同時,上周美國產量跳增7.9萬桶/日至950萬桶/日,為2015年7月以來最高,並較2016年中創下的最近期低位高出12.75%。澳新銀行(ANZ)表示,市場周三似乎聚焦在美國產量的上升。
美國產量增加,可能加重全球供應過剩局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它產油國為減少供應過剩而限制產量,以提振價格。
不過,Tradition Energy市場研究總監Gene McGillian表示,“原油產量繼續增加,今年夏季庫存已減少近7,000萬桶,市場正等待勞工節假期後的信號,那時需求通常會變弱。如果勞工節後庫存還是在下降,將推升市場,油價可能超過50美元。”
需求方面,分析師預計燃料油需求增長將逐漸放緩。能源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稱,美國汽油需求已經觸頂,因燃料效率提高,電動汽車使用量增加。中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集團(CNPC)稱,中國汽油需求可能在2025年前後見頂,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前後見頂。
這意味着世界最大的兩個消費國的石油需求增長可能很快會停滯,歐洲和日本的石油需求已經觸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