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消費者才是硬道理 有沒有貿易戰美企都要來中國

貿易戰動盪局勢下,全球化美資企業有著共同的行動方向,那就是有消費者的地方:中國。

考慮到赴美旅遊的中國遊客較少,蒂芙尼(Tiffany&Co.)上個季度將部分最昂貴的珠寶搬到了設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店,在那裡限量銷售特款Tiffany Keys系列鑽石吊墜和Tiffany Love Bugs系列產品。這家總部設在紐約的零售商同時也在進行包括香港在內的大中華地區所有三家旗艦店的升級。

福特汽車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將會成為其林肯品牌汽車的最大市場。該公司表示,它計畫最終使在華銷售的大部分林肯品牌車型實現本地化生產,以此規避關稅。特斯拉眼下的重點是要讓其上海工廠年底正式投產。取決於投產的具體時間,這家汽車製造商或可躲過定於12月生效的中國最新一輪關稅措施。

中國上周宣布了針對美國的最新一輪關稅反制措施,作為回應,美國總統川普隨即發表推文,「就此下令」美國企業立即著眼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實際上,儘管眼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依然是許多面臨本土市場飽和的全球化公司的未來成長所在,中國也因此成為了它們的長遠投資地。

以星巴克為例。本土業務收縮之際,該公司正在將重心轉向中國。隨著慣於飲茶的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逐漸開始對咖啡情有所鍾,眼下中國正在日益成為咖啡零售商的一個重要市場。已經占有逾50%市場占有率的星巴克,為了在與當地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如今正在以每15個小時一家的速度在中國開設新店。

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飛機市場,波音公司在那裡建成的首個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去年底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籠罩下正式投入了運營。與中國一家國有飛機製造商共同興建的這一合資項目是波音在美國本土以外的一次罕見嘗試。

從奢侈品到大路貨,中國人對美國產品的胃口絲毫未見有任何消退的跡象。就在本周,開市客(Costco Wholesale Corp.)中國大陸首家門店開業首日便遭遇洶涌人潮,購物者瘋搶折扣商品,不惜排隊數小時結賬,最終致使這家開在上海的門店不得不決定暫停營業。

眼下在中國僅有兩家店的海鮮連鎖餐館Red Lobster也從中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我們最大的國際市場,假以時日可能會擁有相當大的領先地位,」該公司執行長Kim Lopdrup上周接受採訪時說。



上一篇文章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