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中國地方政府寄望在利率底部拉長負債久期,尤其財力偏弱的地區降低融資成本的慾望更加強烈,加上房地產受限背景下銀行對超長期資產亦渴求,令30年期地方債迎來高速增長期,本季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
全球經濟籠罩在貿易戰陰霾之下,避險資產受到投資人追捧,彭博數據顯示,美國30年前國債殖利率已跌至1.9%的記錄新低,中國本月亦觸及2016年底以來低位。與此同時,中國三季度迄今發行的30年期地方政府債券規模已逾1931億元人民幣,創該品種面世以來最大單季發行量。
「最近債市殖利率低,現在發行、尤其是發行期限長,可以明顯降低融資成本,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彭博數據顯示,三季度迄今地方債發行規模環比增長12%,更是一季度的逾27倍。
李奇霖並指出,在房地產融資收緊的情況下,房企拿地步伐放緩,銀行相應會有資產荒的壓力,於是也會偏好配置一些超長期的資產來滿足收益。
弱資質發行人
在熱衷發行超長期地方債的名單中,地方債務負擔重、財政壓力大的省份頻頻出現。彭博彙編數據顯示,三季度30年地方債發行規模位列前五的省份分別為湖南省、貴州省、內蒙古自治區、四川省和重慶市。
「 (超長期的)發債主體多是一些中西部省份或東北三省,這些地方隱性債務的壓力相對大,更有動力在殖利率比較低的時候髮長期債券來置換中短期債務, 」李奇霖指出。
他並稱,相比之下,東部省份基礎設施項目的回報率尚可,市場機構直接參與的熱情比較高,不太需要政府主導發債來拉動投資。
展望未來,中泰證券分析師齊晟認為,30年期地方債未來料延續爆發式增長的態勢,一方面市場上缺少長期資產,另一方面財政部鼓勵地方髮長債以配合項目建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