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美滙低位靠穩 專家看淡後市

   美滙指數昨承接上周跌勢,曾觸及10個月低位,險守95大關,其後喘穩。美元弱勢,加上中國經濟數據佳,亞幣普遍向好,韓圜曾見1個月高。

道指午市窄幅上落,本港今晨零時(開市後2小時30分),升3點,報21641點;標指及納指均升不足1點,報2459及6313點。美滙指數曾跌0.1%,低見95.02,午市持平於95.2;日圓跌0.2%,報112.76兌1美元,每百日圓兌6.9205港元。

美國上周五公布的通脹及零售遜預期,令市場對聯儲局加息預期降溫,利率期貨顯示,12月加息機率已由月初的66%跌至45%。有交易員認為,12月加息機率不足一半,加上儲局下周議息,官員進入靜默期,美元或持續受壓。

歐央趨鷹 歐元兌美元有力升

隨着歐洲央行周四議息臨近,美元勢將進一步下跌。瑞穗駐紐約外滙策略師哈拉吉里(Sireen Harajli)指,美國數據疲弱,加上預期歐央立場會更鷹派,歐元將升至1.16美元水平。歐元昨午市持平於1.1469美元。

存款信託及結算公司(DTCC)數據顯示,上周買入歐元認購期權的總名義金額是認沽期權的7倍,反映交易員認為歐元大有上漲空間。

美元淨淡倉亦持續增加,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對冲基金上周美元淨淡倉的規模增至10.6萬張合約,創2013年2月以來最多。

美元淨淡倉規模 逾4年最多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策略顧問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則指,美元近期跌勢非由數據主導,而是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遲遲未兌現承諾,推出利好市場的稅改及基建計劃,而新醫保方案屢遭國會議員阻撓通過,猶如「挾持刺激措施作人質」。

美元走弱,連同中國次季經濟增長勝預期,大部分亞洲貨幣昨日均見反彈。韓圜最多升約0.6%,創1個月高1,126.5兌1美元;泰銖曾升0.4%,創兩年高33.6兌1美元。

惟法國Natixis銀行亞洲新興地區資深經濟師Trinh Nguyen相信,亞洲新興貨幣向好的情況不會持續。她指,油價走弱導致近期美國通脹低,但相信就業市場收緊將可刺激通脹上升,不會改變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的看法。



上一篇文章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