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中國官方公佈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正面臨2015年8.11匯改以來前所未有的尷尬。
境內外人民幣即期匯率本周跌破7.10元後,目前雙雙跌至7.17元一線,較上周末累計下跌均接近1%。官方公佈的中間價儘管連日走弱,貶值幅度遠不及市場匯率--周四位於7.0858元,較上周末累計僅跌0.4%,連續七天強於彭博調查的市場預測均值。
這造成中間價和市場匯率之間出現顯著偏離。至周四中午,即期匯率已連續4天較中間價偏弱超過1%,為2015年8.11匯改以來罕見。除最近4天連續偏離較大,在岸人民幣即期日終成交價較當天中間價偏弱超過1%的情況,過去四年中僅有4個交易日。
中間價定價強於市場預估和即期匯率,通常被視為官方引導匯率走強的信號。不久之前,中國央行官員還將中間價與在岸、離岸市場匯率「三價合一」作為人民幣預期穩定的證據。面對本周與中間價漸行漸遠的市場匯率,央行如果要扭轉境內外即期匯率單邊貶值的走勢,縮窄市場價和中間價間的偏差,或需動用更為強力的手段。
「中間價逆周期因子罕見地火力全開,中間價得以在7.085附近保持穩定,」瑞穗銀行策略師張建泰今天在報告中寫道,目前貿易戰風險不減,僅靠偏強的中間價來進行引導,不足以扭轉市場上看空人民幣的預期。「要支撐人民幣,央行可能要拿出更多措施,比如口頭干預或直接干預,以向市場明確底線。」
綜合彭博對交易員的採訪,企業購匯近期明顯增加,中資大行雖有提供美元流動性以防人民幣快速下跌,但也沒有大量拋售美元以支撐人民幣顯著反彈的情形,使得市場處於緩慢貶值過程。當前,在岸即期價格日內波動被限制在中間價正負2%以內。
VM Markets駐新加坡的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在報告中表示,央行沒有通過主動提高離岸人民幣融資成本的方式來懲罰投機者,由於CNH融資成本仍屬合理,預期貿易戰還會繼續升級、中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概率增加,人民幣交易員繼續逢低做多美元。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上周在記者會上說,企業、居民、金融機構對匯率的正常波動體現出了很強的適應能力。「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岸市場匯率、離岸市場匯率已經‘三價合一’,表明市場預期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