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受到人民幣貶值壓力的影響,內地居民和個人持有外匯的意欲持續上升,「走資」擴大。國家外管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銀行結售匯逆差435億美元(見附表),為連續第二個月逆差,並創出五個月以來的最大逆差規模。外管局強調目前人民幣匯率已趨於穩定,不存在跨境資金大規模資金進出的情況。
8月份,內地的銀行結匯(企業或個人賣給銀行的外匯)2069億美元,售匯(銀行售予企業或個人的外匯)2504億美元,錄得結售匯逆差435億美元。結匯及售匯交易擴大,同時逆差擴大,主要與人民幣貶值預期有關。
外管局:屬可承受正常範圍
針對8月結售匯數據變化,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稱,影響8月結售匯差額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場主體持匯意願上升,市場主體優化資產負債擺布,以及貿易投資活動帶來對外支付增加。外管局認為,近期外匯收支變化主要受經濟及市場因素主導,並未打破跨境資金雙向波動的格局,這些波動都在可以承受的正常範圍內。
8月11日央行啟動新匯改,在其後的4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4.6%。外管局綜合司司王允貴昨天表示,今年8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約4%,對歐羅、日圓及英鎊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貶值。人民幣貶值壓力通過8月11日以來的持續釋放,已經基本釋放完畢。當前人民幣匯率已趨於穩定,不存在誘發資金大量流出的市場基礎。
王允貴指出:「總體來看,近期跨境資金流動有波動,但無明顯異動。資金流入與流出平穩有序,不存在大規模資本外逃的問題。」他分析稱,今年前7個月,人民幣升值約4.9%,經過8月份的貶值,匯率失衡的問題會得到糾正。
王允貴進一步指出,7月份銀行淨賣出外匯561億美元,8月增加到900多億美元,同期外匯儲備下降900多億美元,也印證銀行淨售匯增加。同時,7月份企業和個人通過銀行跨境外匯淨流出140億美元,8月增加到700多億美元。而首8個月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增加939億美元。這表明「藏匯於民」的步伐正在加快,外匯儲備正從國家的大池子分散到千家萬戶的小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