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一周市場回顧

 

 

 

過去一周,中國政策走向再成焦點,繼中央政治局會議淡化政策刺激信號後,中央財經委會議強調貨幣政策松緊適度,中國央行隨後否認降准傳言,但以定向工具TMLF投放流動性,市場解讀為政策邊際收緊。寬鬆預期弱化令股債兩市承壓,上證綜指失守3100點,10年期國債期貨周中一度跌至逾5個月新低,不過在央行堅稱無意收緊或放鬆貨幣政策後債市獲得喘息。匯市亦現波瀾,美元強勢上漲令人民幣承壓,但上周五意外堅挺的中間價疊加習近平表態「不搞以鄰為壑的匯率貶值」,人民幣匯率反彈。

 

貿易關係方面,中美官員將於4月30日在北京繼續經貿磋商。美國據稱考慮在對華貿易談判中就生物制劑保護問題做出讓步。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在「一帶一路」論壇上的講話可能暗示同意美國的貿易要求。川普稱習近平很快將訪問白宮,《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習近平最早可能6月份訪美。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呼籲中國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而總統前顧問班農呼籲川普撤出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以展示強硬姿態,分析師警告市場不可低估對華鷹派的影響力。

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繼續呈現復甦跡象,美國一季度GDP超預期加速成長,中國3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成長13.9%,較1—2月份同比下降14%明顯改善。而其他地區經濟仍然不容樂觀,南韓經濟出現2008年以來最大萎縮,台灣3月外銷訂單和工業生產衰退勢頭加劇,日本工業產值意外糟糕,德法兩國經濟信心惡化令歐元區成長反彈的希望受挫。在經濟數據表現分化之際,各大跨國公司的業績亦喜憂參半,微軟、亞馬遜、瑞銀盈利超預期,英特爾、德意志銀行則下調業績展望。

地緣政治方面,川普政府表示將結束部分國家採購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油價一度飆升。川普敦促OPEC壓低油價,沙烏地謹慎表示沒必要立即對原油市場採取行動。英國脫歐亂局依舊難破,特里莎·梅考慮新策略力圖在下月讓脫歐塵埃落定,若本周不能向議會提出脫歐法案,英國將不得不參與歐盟選舉。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宣布將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提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勢將贏得大選,但可能需要加泰羅尼亞的支持。斯里蘭卡復活節期間發生連環爆炸事件,伊斯蘭國聲稱對此事負責。

截至上周五,美元經歷一周強勁上漲並觸及年內高位後展開盤整;美股在公司業績優於預期的推動下,再度刷新最高收盤紀錄;美國國債上漲,儘管GDP加速,但市場注意力轉向其中表現疲軟的部分,壓低了殖利率。大宗商品方面,由於川普敦促OPEC降價,且市場懷疑俄羅斯和伊朗供應下降的影響,油價創出兩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儘數抹去美國取消伊朗制裁豁免帶來的漲幅。黃金與銅價上漲。

熱門圖表

美元走強是中國股市面臨的最新挑戰

股市回顧

初顯疲態的中國股市即將迎來業績大洗禮 在政府縮減刺激之際,隨著中國最大的一些公司即將公佈業績,投資者會尋覓表明正在好轉的企業部門將支持股票估值的證據,接下來幾天可能會是全球最佳股市--中國股市的一個轉折點。

標普500指數創新高 空頭打死不退繼續唱空 股票又回來了,考驗結束了,市場秩序已恢復。你為標普500指數創新高抽雪茄,為打敗空方喝一杯,可是不過在四個月前,大家都相信這些空頭是對的。在指數逼近紀錄高位之際,有人以2.88億美元大舉押注科技股。

中國證監會明確IPO審核政策無調整,繼續嚴把入口關中國證監會明確IPO審核政策無調整,將繼續保持新股常態化發行,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此前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證監會上周召開發行工作會議,擬加快IPO和再融資審核速度。

A股公司趁牛市向股東伸手再融資 百億級配股沖動考驗市場中國A股公司可轉債火爆之余,一些「缺錢」的上市公司今年從配股中也看到了更直接的再融資機會。彭博匯總數據顯示,截止4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9家上市公司宣布配股預案,合計擬募資金額達405億元人民幣。

香港「同股不同權」股票7月將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 從7月份開始,中國內地投資者就能投資在香港上市的包括小米和美團點評在內的科技巨頭,因為屆時這些公司的同股不同權架構將不再對內地投資者構成限制。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日本交易所集團簽署簽署ETF互通協議。此外,彭博數據顯示,投資者開始質疑今年股市大漲的可持續性,賣空者返回香港股市。

台灣頂尖股票投資者稱科技股熱潮正在走向極端 台灣2019年的頂尖投資者正在縮減對科技股的大規模押注,並警告稱目前對業績成長的預期過高。隨著台灣股市攀升,那斯達克創下新高,安聯投信的蕭惠中正在撤出一些資金。

全球債市

中國國債邁向逾八年最慘淡月度表現,此前看空者開始發出配置信號彭博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4月份10年國債殖利率累計上漲了近34個基點,正邁向2010年10月來最大月升幅,僅僅一個月時間,就將去年全年的跌幅吞噬過半。前期看空的業內人士對此升幅表示意外,他們認為短期來看,最慘淡的時候或已過去。

中國逾9萬億信用債承銷市場上 百萬分之一費率引惡性競爭之憂根據彭博數據,中國去年138家機構承銷發行了約9.5萬億人民幣信用類債券,在這個沒有硝煙的巨量戰場上競爭廝殺之激烈超乎想象。中國證監會近期刊登相關決定書,就廣發證券以低於成本價格參與公司債券項目投標發出警告,業內人士稱此舉堪稱首次。

山雨欲來 中國民企巨無霸們接連觸雷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不僅僅是小公司獨有,中國多家特大型民企正邁向債務危機的深淵,中民投、海航、中信國安這些千億級企業正在反復揉搓信用市場脆弱的神經。投資者對有銀行擔保的中資公司美元債的信心即將面臨考驗。

高等級債券基金的資金流入量創出四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Lipper數據顯示,在截至4月24日的一周,資金流入量達到將近59億美元,創出了2014年10月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也是投資高等級債券的基金資金流入量連續第13周增加。

全球匯市

美元穩戴王冠藐視懷疑論調 因美國成為投資者的「綠洲」 美元指數邁向今年以來高點,主要貨幣兌美元大多呈現跌勢。由於歐洲經濟沒有繼續展現經濟復甦跡象,人們原本預期會在2019年走強的歐元現在卻陷入掙扎。澳元也在降息預期影響下走貶。

長期看漲中國的基金經理:不必擔心人民幣走弱Stratton Street Capital LLP的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Andy Seaman表示,即使隨著投資者在經濟惡化之際尋求避風港而推動美元走高,押注人民幣的下行風險也很小,因為中國政府不會允許人民幣下跌太多。

美元/台幣NDF折價迅速收斂 南韓疲弱數據為台灣前景蒙陰影韓元上周因GDP意外疲弱而大幅走貶後,美元兌台幣一個月期NDF折價也迅速收斂,反映交易員更加看弱台幣前景。台北時間上周五午時,美元兌台幣一個月NDF報折價6點,該指標周四紐約時段一度觸及溢價8點,為逾兩個月最高。

瑞銀:不論由誰接替德拉吉成為歐洲央行總裁 歐元都將升值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不論由誰接替馬裡奧·德拉吉成為歐洲央行的下一任行長,都有可能會令歐元反彈,因為外界都有可能認為央行的立場將變得更加鷹派。

全球央行

經濟低迷之際,全球央行在鴿派之路上繼續前行。加拿大央行放棄加息傾向並下調經濟增速預估;日本央行強化低利率承諾,稱至少會在2020年春末前後把利率維持在超低水平;瑞典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將購債時間延長至2020年12月;印尼央行按兵不動;俄羅斯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稱可能在第二或第三季度降息;土耳其央行放棄必要時採取更多緊縮政策的承諾。

美國GDP超預期 但聯儲會年內降息預期仍然牢固川普放棄提名Herman Cain擔任聯儲會理事高盛稱聯儲會失去預測優勢 市場對貨幣政策沖擊更敏感為延續經濟成長勢頭 聯儲會似乎安於承受泡沫風險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計聯儲會按兵不動到明年末 不會降息聯儲會降息理由近來減弱 但交易員趁機加倍鴿派押注利率交易員預期聯儲會降息 或聯想1998年的情況彭博經濟學家:跟進TMLF操作發出信號 中國央行仍將維持支持性政策全球央行尋求增持黃金 印度央行持有規模或再創新高

公司消息

知情人士:全球最大銀行將迎來新掌門人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已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任命了新掌門人。他們表示,在周一的內部會議上,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被任命為工商銀行黨委書記,填補1月份易會滿調任證監會主席後留下的空缺。

德意志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終止歷史性的合併談判德意志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終止了歷史性的合併談判,一系列的重振計畫失敗之後,兩家銀行的未來都面臨不確定性。德國兩大銀行合併計畫失敗,或在歐洲層面催生兼併潮。

三星推遲發布Galaxy Fold智慧手機 測評報告顯示屏幕出現故障 三星電子推遲發布原定於4月26日推出的首款折疊屏手機,之前一些評測部門報告手機出現屏幕故障,對這家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造成打擊。

高盛等申請人交納1.5億元人民幣和解金 與中國證監會達成行政和解協議 高盛集團和其他申請人合計交納1.5億元人民幣,以和解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就這家華爾街公司與其當地合資伙伴相互關係的調查;這是中國在2015年發布相關試點辦法以來達成的首項此類和解協議。

知情人士:英國準備收緊華為運營規定 但不予全面禁止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將收緊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該國的運營規定,但並不準備下達徹底的禁令。

野村利潤驟減 零售和躉售業務疲態持續在零售和躉售業務雙雙疲軟的情況下,野村控股第四財季幾近失守盈利局面,凸顯出這家日本最大經紀商為何啟動新一輪成本削減計畫。

滙豐據悉準備削減成本 範寧批部分高層「不稱職」據知情人士透露,滙豐已經啟動成本評估工作,並可能導致裁員,另外,行政總裁範寧(John Flint)在上月於香港舉行的會議上因營收和成本沒有達成目標而批評了最高管理層。

大宗商品市場

非洲豬瘟疫情肆虐 中國生豬養殖戶恐慌非洲豬瘟仍在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橫行肆虐,中國農業農村部信息顯示,中國的大多數生豬養殖戶選擇不再補欄。

花旗稱美中有望達成貿易協議 有助於大宗商品行情花旗集團指出,大宗商品前景看漲,預計原物料會受到積極因素匯集的支撐,其中包括華盛頓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中國需求好轉以及美元疲軟等因素。

中國對澳煤的進口限制據悉將至少持續到5月澳大利亞大選之後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計畫將現行對澳大利亞進口煤炭的限制措施至少維持到5月份澳大利亞大選結束,然後根據屆時澳大利亞新政府的政策再行決定是否繼續限制其煤炭進口。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之際 美國原油又開始暢快輸往中國一艘載有美國原油的超級油輪在中國東部海岸漂浮,等待在最忙碌的港口之一卸貨。隨著中美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緊張局勢開始緩和,不久還會有更多油輪踏上從美國駛往中國的為期兩個月航程。


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驟減 鐵礦石供應沖擊的影響顯現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再次大幅下跌,連續第三周減少,觸及2017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以澳大利亞鐵礦石庫存的減少最為突出。

新興市場

川普封殺伊朗石油出口推動油價急漲 或為新興市場吹來一股順風 投資者表示,在白宮取消伊朗石油制裁豁免後,油價的潛在上行走勢有望給新興市場吹來順風。雖然不清楚漲勢能持續多久,但新興市場資產歷來受益於油價上漲。

2018年逆勢上漲的對沖基金現在押注新興市場 隨著風險消退,一支4.2億美元的全球宏觀對沖基金的創始人兼執行長正在重新考慮新興市場,並稱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哥倫比亞的本幣債券在世界最佳投資標的之列。

隨著美元持續走強 新興市場多頭開始變得日益謹慎隨著美元飆升侵蝕了對高風險資產友好的市場環境,新興市場多頭開始變得謹慎。摩根士丹利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都機構表示,隨著美元上漲動力增強,他們對開發中國家資產所抱有的樂觀看法面臨著越來越高的風險。

分析評論精選

彭博專欄:要實現市場「飆漲」 到底還欠缺什麼? 投資者正在日益普遍回避2019年餘下時間市場「飆漲」可能性的問題。這並不奇怪。畢竟,2018年第四季度令人不安的震盪並不遙遠,而今年前四個月波動性的下降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平成時代即將落幕 圖解日本經濟這30年 日本平成時代開始於三十年前,當時新天皇登基時正逢有史以來最大一個股市泡沫接近頂峰之時。在這個時代裡,日本遭遇了地震、海嘯和核災難的三重打擊,也經歷了科技標桿企業的隕落和汽車業巨頭的崛起,而社會變革也在悄然進行。

二十年債市老將料中國信用債機會暫優於利率 下半年債市「大有可為」中國經濟一季度表現亮眼,決策層近期的表態也暗示未來政策上的微調。從事債券投研20年的鵬揚基金總經理楊愛斌預計,信用債的表現近期將優於利率債,且可稍微放鬆資質要求,下半年的債市仍「大有可為」。

彭博專欄:我所了解的郭台銘 不會成為中國大陸中意的台灣主政者在跟蹤報道富士康科技集團(台灣稱鴻海科技集團)近二十年之後,筆者注意到一個現象,即這家蘋果公司iPhone手機的台灣代工企業,其創始人暨董事長郭台銘是一位實用主義者。

房市疲軟台灣地產商推「老佛爺」項目 瞄准經濟奇跡創造者及太太決策力 面對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台灣房地產開發商另辟蹊徑,推出由已故香奈兒設計師卡爾·拉格斐參與設計的「老佛爺」項目,瞄准當年台灣經濟奇跡的創造者和台灣太太們的買房決策力。

中國13萬億美元債券市場將如何成為中美貿易戰贏家 在降低外資投資中國境內證券門檻,並被納入一項重要的全球債券指數後,人民幣債券市場已經迎來了前所未見的資金流入。如果中美雙方能在未來幾周內達成貿易協議,勢必將消除又一道障礙。

未來一周重要經濟數據、事件一覽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將前往北京舉行貿易談判。聯儲會和英國央行將公佈利率決定。美國將發布4月非農就業數據。日本將迎來十天長假,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繼位成為新一代天皇,令和時代由此開啟。蘋果、鴻海、滙豐、通用汽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石油等公司將發布業績。中國市場周三起因五一假期休市,包括台灣、香港在內的諸多亞洲市場5月1日休市。

 



Previous Article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