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供應過剩油價暴跌

 

 

 

國際油價周三前半日受中東局勢和美國EIA原油庫存大幅下降利好支持,一度創下一周新高,但隨著有消息稱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希望在中立地區恢複原油生產,油價後半日大幅下挫,不過朝鮮發射導彈再度引發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支持油價收複部分失地。截止收盤,美國WTI原油9月期貨收跌1.07美元,或1.88%,報55.97美元/桶,最高觸及57.62美元/桶,最低跌至55.3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9月期貨收跌1.09美元,或1.70%,報63.08美元/桶,盤中最高觸及64.62美元/桶,最低跌至62.55美元/桶。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周三就目前的海灣危機發表了重要評論稱,伊朗願意談判,但如果談判意味著投降,它就不願意談判。伊朗不會允許波斯灣和海峽陷入混亂。伊朗削減核協議承諾是暫時的,如果其他各方遵守協議承諾,伊朗可以恢複到以前的狀態。如果與核協議其餘簽署國的談判沒有取得成果,我們將在60天期限結束時采取第三步,減少我們在該協議下的承諾。伊朗不希望與歐盟國家關係緊張。魯哈尼發表上述言論之前,伊朗最高領導人辦公室負責人表示,英國已派遣一名調解員前往伊朗,討論上周被伊斯蘭共和國劫持的一艘懸掛英國國旗的油輪獲釋事宜。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美國財長努欽將於下周一前往上海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和商務部長鍾山舉行高層會談,這是5月份談判破裂以來的首次面對面磋商。會議將廣泛討論懸而未決的問題,預計不會取得重大突破。美國官員淡化了與中國迅速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努欽周三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預計在達成最終貿易協議之前,美中還將舉行幾次會晤。美國有一長串問題要與中國解決。

據《南華早報》報道,專家們認為,中國決定下周一在上海舉行中美高層貿易談判,是在北京修改其戰略的同時,為與美國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做準備。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選擇全球金融中心上海而不是政治中心北京,是在試圖淡化談判的政治層面,強調商業因素。選擇上海意味著,中國正試圖把重點放在技術問題上,比如美國放松對華為技術的銷售限制,以及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當天早些時候,多家新聞媒體報道稱,中國已批準從美國購買免關稅大豆,以示善意。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1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083.5萬桶至4.45億桶,連續6周下滑,市場預期減少401.1萬桶;庫欣原油庫存減少42.9萬桶;精煉油庫存增加61.3萬桶,連續4周增長,市場預期增加49.9萬桶;汽油庫存減少22.6萬桶,市場預期減少73萬桶;美國國內原油產量減少70萬桶至1130萬桶/日,兩周內累計降低100萬桶/日。分析師指出,美國上周原油產量大降70萬桶主要是由於風暴巴裏導致海灣地區停產,因此料將無法持續。如果美國原油產量再度回升,將會繼續威脅著油價的走勢。即使考慮到氣候因素,這樣的庫存報告依然是整體利好原油的。

路透社援引科威特國家通訊社庫納(KUNA)新聞報道稱,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長訪問科威特,討論恢複沙特-科威特中立地區的石油生產。沙特和科威特中立區,或稱分裂區,位於歐佩克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間,面積為5770平方公裏,1922年兩國邊界建立時,這一地區沒有劃定邊界。該消息出爐後,油價迅速作出反應,自盤中高點大幅下挫。

盡管朝鮮最近試射兩枚短程導彈的消息對油價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利用否決權否決了阻止向沙特阿拉伯出售武器的措施,這對市場情緒構成挑戰。韓聯社報道,朝鮮在東海岸元山附近發射了兩枚身份不明的炮彈。這次發射似乎類似於20195月發射的兩枚短程導彈,射程約260英裏。

盡管伊朗仍是市場主要風險,尤其是在英國新首相鮑裏斯?約翰遜被視為一個潛在的鷹派人物、可能與美國更緊密結盟之際。定於本周日舉行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討論會議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緊張局勢。

 



Previous Article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