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多數新興亞幣因美元疲軟而上揚

      周一(4月11日)亞太時段,新興亞洲貨幣兌美元升值,因美元普跌,兌日元徘徊於17個月低點附近,同時中國經濟數據顯示通縮壓力緩解的跡象。

日內韓元兌美元觸及逾1周最強水平,韓元兌美元上漲0.8%至1145.0,創4月1日以來高位。

對本地企業向海外股東支付股息相關的美元需求預期,稍早推動韓元走軟。但與股息匯回相關的美元買盤似乎並不強勁,促使交易員拋售美元,海外基金和出口商亦拋售美元。

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於8個月高點附近波動,上漲0.8%至3.8720,4月4日曾創下4個月高點3.8600。林吉特追隨油價漲勢,且有媒體報導稱中國開始購買馬來西亞債券。

馬來西亞當地英文報紙Star援引第二貿易部長Ong Ka Chuan的話稱,中國政府已開始購買更多的馬來西亞政府公債(MGS),這波新外資的總規模有可能升至500億元人民幣(77億美元)。

馬來西亞一家銀行的資深交易員稱,“目前有穩定的資金流入MGS,鑒於債券收益率水平和馬幣被低估的基本面,我們預計資金將持續流入。預計林吉特兌美元將於3.85-3.95區間交投,並建議逢高賣出林吉特。

日內公布的中國3月PPI環比逾2年來首度回正,預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工業效益反彈。與此同時,中國CPI同比漲幅持穩,暫時緩解市場對通縮風險的擔憂。

東部證券貨幣和債券分析師Yuna Park稱,“亞洲貨幣因美元疲弱和油價企穩而尋獲支撐。”

但鑒於日元的堅挺,Park對於亞洲貨幣能否進一步上漲持謹慎態度,因日元堅挺可能會推動利差交易的解除。

Park進一步指出,“由於英國退歐擔憂等全球性事件引發風險偏好走弱,資金流入可能會放緩,新興亞幣甚至有可能在第二季度走軟。”

目前該地區的經濟前景依舊暗淡。

世界銀行下調了2016和2017年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增長預估,稱中國增長前景的不確定、金融市場波動及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等因素使增長前景蒙陰。



Previous Article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平息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